2011年9月12日星期一

北京,北京

    怀念北京的话就不多说了,中国没有几个人不会故土难离。我直接上干货,说说北京的诸多问题。
1.北京杯具的排水系统
    北京大型水上乐园今年两次开张,正式宣告了北京又回到了曾经是海的年代——
    好吧,这个玩笑不怎么好笑。
    我小时候,北京基本不会积水,今年积水两次,而且是淹车丟人的积水——至于积水潭瀑布这种问题我们就不提了。为什么?
    大概来说,原来的水系统是依照北京的边界在四环设计的,而现在北京的道路覆盖已经到了五环外。路程越长,运输积水的能力越差。北京在三到五年内爆发性的发展,这些不被人注意的非政绩工程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。
    而且,老北京有多少湖?昆明湖水系被填了多少?光一个中南海和北海,能容纳整个北京的雨水么?
    内城雨水排不出城外,就只有在街面上汇集了。

2.北京的水资源问题
    上文讲排水,这段就讲给水。北京的水一直是个严重问题。高中时,我们出学校去旁边树林玩。老师再三强调,树林属于顺义防护林体系,活动是学校担保的。绝对不要出现火灾,否则连老师带校长,人人倒霉。出了学校,我们玩渴了,到附近人家家里去讨水喝。附近人家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是带农药味的,非常喝不惯。人家说我们已经喝习惯了。地呢?地早就不种了,菜价还比不上水价。后来学校老师说,学校的水是从地下深井打上来的,因为区里重点保教育(学校好,很多区里实权人物的子女都在),所以特批了学校打深井,给了一定的流量指标。
   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学校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,因为他们并没有将春游变成赚钱的活动和形象工程,而是承担着风险,让我们做我们自己选择的事情。这是第一次,我知道北京的水资源是如此匮乏,而不仅仅是书上的一段文字。当每次你拧开水龙头都有水流出的时候,水资源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会被多少人记住呢?大部分人记住的只是水价而已。
    最近几次回家的时候,潮白河里已经储满了水,和以前人可涉水而过形成了相当的对比。然而水从哪里来?我专门找了NHK相关的专题片看了一下,顺便感慨一下,这方面日本人做的都比我们好——当然,他们比我们更缺资源。根据NHK的采访,河北,山西,都在为了北京而供水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水库下降,农田抛荒,工厂停产。当时是奥运,叫做全国保奥。现在呢?看着潮白河的水位,我敢打赌调水仍没有停止。这些人,将来怎么生存呢?他们是否会因为政府做的这些事情而憎恨一无所知的北京人呢?
    我不知道,也不敢知道。

3.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堵车
    这点TX同学和我的感觉一致,北京的行政划区问题导致了严重的交通压力。北京的城市规划,叫做功能分区。就是一个区域,里面全是住宅,另一个区域,就干CBD,再拉一个区域,专门做教育。。。
    这样的分区对小城市没啥问题,在巨型城市上使用功能分区,尤其是大尺度功能分区简直就是脑残——哦,说错了,不需要简直。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。如果一个城市,有两个功能——住宅和工作。我们把住宅和工作单元1:1放在一起,那么城市内的交通模型应当是热随机的,主要由各种随机理由出行的人群组成。而如果我们把住宅放在城市东边,工作放在城市西边。好,每天上班高峰,城市凭空出现一个单向交通矢,从住宅区重心指向工作区重心,大小为全市人口。下班反向出现一个交通矢。每个矢量都是集峰,单向,很难化解,而且消耗巨量资源,浪费时间。
    当然,从理想上说,如果中国的房屋出租再有保证一些,两个问题会更容易解决一些——一个是房价,一个就是交通会进一步减小。然而无论如何,功能分区、公车数量加上行政调控,形成了我们天下闻名的"首堵"。
    
4.沙尘暴和行政划区
    沙尘暴就更跨出了北京的行政区域和地理区域,要讲到北京的地理环境了。北京目前离沙漠前锋,只有150-200公里的距离。而且是到沙漠的距离,不是沙化的距离。只要北京停止向张家口方向的供水和绿化资金,这个距离还可能会更短一些。当然,考虑各种作用,即使完全不管,在最疯狂的估量下,要沙漠蔓延到北京也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。何况在沙漠边上的城市很多,不缺北京一个。
    然而离沙漠近到这个地步了,还如何指望没有沙尘暴呢?据说当年很多小日本跑到中国来种树——以为人家是为了战争做补偿的么?错了,沙尘暴都吹到日本了,没办法,只能跑到源头来种树了。

5.政令的得意者
    北京的兴起,很大成都上是得益于首都的地位。包括庞大的公务员,驻京办,维稳体系。大量的行政资源,带动了相当的三产公司在北京成立总部——尤其是金融业和科技业。任何一个首都,都会得到行政上的好处,和相应的付出。然而很少有一个首都,会有北京这样特殊的地位,以扭曲的地位带来扭曲的利益。
     这种利益,让北京成为全国人心中的迦南。但是这个迦南,是依靠没有进入的人的付出来支撑的。因此,全国无数人涌入北京,试图分一杯羹。因此,近些年的北漂一族已经非常庞大,北京的户口早就基本停止流动,下一步恐怕连人都要停止流动(有部分政策已经在实施这个思路了)。进入的人越多,留下的人越少,北京的人口压力越大,相应的,这个泡沫破灭的速度就越快。而没有人进入,就没办法让其他人为他工作,必须依靠行政强制。这个行政强制,又会加剧北京和其他地区的矛盾。
     什么时候?我怎么知道,我又不是神仙。

没有评论: